“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經典的旋律永不過時,青春的樂音永不停歇。金秋時節,在美麗的民大校園里,青年學子齊聚一堂,熱鬧非凡。9月17日,廣西民族大學2024年中秋游園會暨中秋音樂會如期而至。又一年月到中秋,又一年人逢佳節。來自五湖四海的民大師生同逛中秋、共慶中秋、齊感中秋團圓之樂。
逛中秋,游園玩樂百花齊放
秋陽初照大地,秋風微微拂面。9月17日上午10點,隨著各攤位上深藍色的敞篷傘在燈光球場上整齊“綻放”開來,本屆“月滿中秋,樂游團圓”中秋游園會也正式拉開序幕。

新生詢問社團招新
金秋時分,暑氣未散,卻比不過同學們高漲的熱情。本屆中秋游園會和我校學生社團招新會同時開展,穿過熱鬧非凡的招新攤位,記者來到游園會現場,肉眼可及盡是人頭攢動,各攤位的趣味游戲和技藝體驗應接不暇。五子棋、猜燈謎、飛花令、投壺等攤位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來自文學院2024級漢語言文學(師范)1班的蘇怡清是第一次參與中秋游園會。彼時,她正和同學院的老鄉、同學們在飛花令攤位前游玩。
在“有關‘月’字的詩詞”的飛花令前,蘇怡清和同伴對答如流,順利獲得了兌獎券?!拔沂巧綎|人,雖然中秋節沒能回家和家人團聚,但能和老鄉一起來游園會玩游戲,我就感覺不到孤單和沮喪了?!?/p>
移步到場地另一側,同學們在工作人員的有序引導下,體驗著各式各樣的民族傳統技藝。一個個香囊、一把把漆扇、一片片扎染布、一塊塊小月餅……巧手之下出巧作,看著用心制作的藝術品,同學們的喜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用手機記錄著這份獨一無二的中秋禮物。
游園會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志愿者同學們的積極配合。白布被扎上一個個結,清水浸泡后放進藍色染缸,三到五分鐘后取出。在氧化過后,染布的綠色逐漸氧化成藍色,便呈現出各式各樣的美麗紋樣。
“今天我才知道,那么多各具特色的扎染作品是怎么染出來的,我們每個人都用心繪制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體會這份傳統技藝的魅力?!比斯ぶ悄軐W院2023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楊儒達負責扎染區,身為志愿者的他在幫助游玩同學們的過程中,也漸漸愛上了扎染這門神秘而充滿民族特色的技藝。
有緣千里來相會,共聚一堂,終是緣分。游園盛會風光好,相伴玩樂歡聲笑。師生們品味著中秋之樂,不知不覺中,太陽已經落到西山頭,而夜晚的悅耳旋律也悄然奏響。
慶中秋,歌舞升平聲色俱亮
夜幕降臨,明月之下,舞臺燈光璀璨,宛若被月光映襯得閃閃發亮。人群仿佛受到吸引,你跟著我、我牽著你,向舞臺靠攏,欣賞著同學們準備了一個暑假的“禮物”。

走秀《月灑霓裳醉中秋》
玉兔東升照九州,嫦娥起舞弄清輝。伴隨經典傳統民樂的背景音樂,校禮儀隊的十位同學身著傳統服飾,帶來走秀《月灑霓裳醉中秋》。漢服演員行走時衣袂飄揚,身姿輕盈如風;旗袍演員手提傳統燈籠,一顰一笑之間盡顯韻味;兩位男演員手持長劍和彎弓,舞劍拉弓,氣如長虹。
在服裝搭配上,《醉中秋》的同學們下足了功夫,把巧思藏進細節之中。穿旗袍的同學手拿燈籠,和穿漢服的同學兩兩搭配出場。明亮的黃色燈籠像極了中秋圓月,漢服輕柔細膩隨風擺動,如翩翩欲飛、奔向月宮的嫦娥仙子。
校禮儀隊的黃雯馨透露,由于假期大家各回老家,開學后又很難湊出時間排練,所以直到正式上臺前她內心一直很忐忑。好在最終的舞臺很成功,臺下觀眾的反響很不錯?!敖衲曛星锿頃倪@場走秀我覺得非常有意義,不僅展現出我們大學生對傳統漢文化服飾的創新,還增強了我們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格茗茶藝社與書法協會共同表演《墨韻茶香》
琴音悠悠,秋夜的微風,送來一縷茶香與墨香——格茗茶藝社與書法協會共同表演《墨韻茶香》,由同學們在現場展示完整的茶藝流程和書法寫作。手腕一提一落之間,鐵畫銀鉤。碧綠的茶湯蒸出氤氳熱氣,盡顯茶道魅力。
精彩表演的背后,是無數次的磨合?!耙驗槲液屯橹g需要動作一致,有時會遭遇瓶頸。”茶藝表演者、法學院2023級法學專業蔡昭琦說道。從籌備節目到現場表演,一個月的練習期間,從一開始的小心配合到二人自如一體,蔡昭琦和同伴李晨精益求精,最終呈現出完美的舞臺效果。
從臺前到幕后,同學們團結配合,齊心協力才促成了晚會的圓滿落幕。藝術之美浸潤學校,美育思想充實舞臺。歌聲悠揚,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感中秋,思家憶鄉團聚一方
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中秋意味著團圓,既可以是家人團圓,也可以是同學、朋友、伙伴間的團聚。
月上柳梢頭,游園樂未央。月餅制作是今年記憶體驗區的“頂流”,餡料有紅、有綠、有紫,究竟是什么味道?要等做好了咬上一口,才能知曉謎底。同學們一人取一顆餡料,餅皮在手心里揉搓,捏壓成手掌大的圓盤,再把餡放在捏好的圓盤中心,外皮層層向內收起,放進模具用力按壓,再輕輕一推——一顆小月餅就大功告成。
國際教育學院2023級會計學專業王金秋來自山東。在她的老家,每逢做月餅的時候,總能聞到酥香甜蜜的味道。來到廣西以后第一次嘗到咸甜口味的月餅,但家鄉月餅的味道仍令她難以忘懷。“今天做的月餅聞上去好香,讓我有種相隔千里吃到媽媽做的月餅的感覺?!?/p>
人約黃昏后,音樂會情長。觀看完整場晚會后,外國語學院2024級英語教育專業4班張梓君剛軍訓完的疲憊被一掃而空。“雖然家在本地,但因為軍訓不太方便回家。本來感覺一個人很孤單,但和大家在學校一起看中秋晚會,共賞明月,這何嘗又不是一種團圓呢?”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從素不相識到親如手足,這就是妙不可言的緣分。
團圓佳節話團圓,月滿人間情更滿?!罢f起團圓,臺下的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關于中秋的知識呢……”本次中秋晚會的主持人、傳媒學院2023級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覃婷婷,通過現場提問搶答中秋小知識的方式,讓現場氣氛達到高潮。作為中秋晚會的主持人,她感受到同學們的熱情與青春活力,在學校也能感受到和家人團聚的和美氛圍。
丹桂飄香慶團圓,萬家燈火共嬋娟。人在異鄉求學兩年,來自老撾的國際教育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留學生度尼(Touni)這樣講述她眼中的中秋節:“在老撾,我們沒有中秋節。我知道中秋節是象征家人團圓的節日,大家會吃月餅,賞明月?!倍饶岷退呐笥褌冊谟瓮嬷幸娮R了許多中秋節的特色?!拔蚁胱V袊睦蠋熀团笥?、同學們中秋節快樂!”
月更圓,夢更遠。相思情連綿不絕,仰望明月情更濃。(初審:榮子卿 編輯:陳小運 復審:潘之銘 終審:王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