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通訊社報道】11月14日下午,“紅豆生南國,文學聚相思”廣西文學周文學名家進校園活動在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校區圖書館13樓會議室舉行。中國作家協會社會聯絡部主任李曉東主持活動。廣西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鄧國彬致歡迎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柳建偉,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湖南作家協會原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王躍文,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新疆作家協會副主席、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獲得者葉爾克西·胡爾曼別克,廣西作家協會副主席、駿馬獎獲得者李約熱,廣西民族大學教授、評論家張柱林等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
鄧國彬對各位作家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表示,我校在72年的辦學歷程中持續孕育出一批批卓有成就的作家、詩人和評論家,鑄就了廣西文壇令人矚目的相思湖作家群;我校通過引進高端文學創作人才、設立“八桂學者”文學創作崗、成立中國-東盟文學交流中心、打造廣西現代文學館等舉措,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學教育模式,充分彰顯了我校培養文學創作人才的成效。本次“廣西文學周”著名作家進校園活動在我校舉辦,為廣大師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在推動我校文學發展、文學創作和文化育人起到了強有力的賦能作用。
從《國畫》到《家山》,王躍文從事長篇小說創作已經25個年頭。在碎片化閱讀和短視頻流行的時代,他仍然堅持用舒緩的節奏去講述故事,用柔和的筆觸去刻畫人物,細膩地描寫鄉村的風俗、風物、風情和風景。“我想用自己的創作去捍衛文學的尊嚴?!彼硎?,“當我們站在當代、面向未來的時候,應該更多弘揚人民性和民族精神,才能彰顯文學的價值與尊嚴”。
柳建偉特別引用了作家柳青《創業史》中的一句話:“人生的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边@句話后來被作家路遙寫在小說《人生》的扉頁上。柳建偉認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要讀適合該階段的書,在最“緊要”的青年時代,要多看能給人鼓勁兒的書,少看“拔氣門芯兒”的書,這樣才能迎著時代的巨浪“突出重圍”。
作為一位在民族地區生活的哈薩克族作家,葉爾克西·胡爾曼別克談到,從《額爾齊斯河小調》開始,她一直在尋找如何用文學的方式打開地域的通道,尋找讓更多讀者看見烙印在自己身上的地域色彩、民族身份與文化印記的路徑與方法。她表示,地域是文化的載體,各民族作家要通過地域性敘事,把共有共享的文化資源發掘好、轉化好、表達好。
李約熱回憶起自己連續21年參與評審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文學大賽的經歷,他總能在學生的作品中感受到充滿鋒芒的、不妥協的精神,看到文學該有的樣子。說起自己的創作經歷,他表示,生活是創作的源頭活水,“下鄉扶貧的兩年經歷,讓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脫貧工作給予了他豐富的生活體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讓他的寫作更有方向感。
在活動中,中國作家協會向我校贈送受邀作家作品。受邀嘉賓就學生提問如何看待AI寫作、少數民族文學中的民族音樂及廣西文化的底色等話題進行解答。
文學院2023級漢語言文學專業高延慶說:“廣西文學周活動的舉辦激發了同學們的創作熱情,也讓我們真正理解作家的創作方式與創作思維,這對提高我們的創作水平和文學素養非常有幫助?!?/p>
2024級中國現代文學博士生郭靖宣說:“本次講座讓我收獲到許多文學創作上的技巧,例如利用民間歌曲或故事對寫作內容進行拓展,并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p>
廣西文學周文學名家進校園活動是由中國作家協會、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2024中國文學盛典·駿馬獎之夜”系列活動之一。本次活動由中國作家協會社會聯絡部、廣西作家協會主辦,廣西民族大學承辦。(初審:陸曉芹 編輯:萬曉彤 復審:榮子卿 終審:王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