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通訊社報道】11月3日上午,廣西民族大學非通用語專業建設與發展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思源湖校區禮堂舉行。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韋仕珍,黨委常委、副校長姜明國,廣西大數據發展局總工程師朱厚巖,國內各高校相關領域的專家教授、校友師生等出席紀念大會。

會議現場

廣西民族大學校長韋仕珍致辭
韋仕珍致辭表示,近年來,學校以東南亞非通用語專業特色優勢為基礎,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構建起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相互支撐的東盟學科群,有效拓展了與東盟國家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未來,學校將推動跨學科培養模式,構建新型區域國別人才培養體系,培養跨學科高端人才;充分利用自身多語種的優勢,找準定位,大力開展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
朱厚巖認為,廣西民族大學非通用語專業培養了眾多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他希望借助廣西民族大學的人才和學科優勢,引進東盟數字人才和東盟數字科技創新團隊,推動建設東盟數字人才引進試驗區。
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非通用語種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秘書長吳杰偉致賀辭。他提出,將繼續深化與廣西民族大學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的合作,通過加強學術研究、推動教學改革、優化課程設置等方式,不斷提升非通用語教育的質量與水平,為我國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與會人員合影
廣西民族大學非通用語教育教學發展的重要見證人、外國語學院原院長黃秀蓮教授分享了學校非通用語專業的發展歷程。兄弟院校代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副院長談笑到場宣讀賀信。深圳市錦繡前程人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吳宇春介紹東盟人才庫建設情況。合作校企、校友、教師、在校生代表等依次在會上發言。
會上,越南語專業1964級校友向學校捐贈圖書、照片。
當天,學校還舉辦了“憶情誼、商良策”校友座談會、“話改革、謀發展”非通用語種學科專業建設研討會,非通用語專業建設與發展六十周年慶典晚會等。(初審:羅玉蓮 復審:潘之銘 終審:王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