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這次全會是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全會召開后,廣西民族大學師生熱切關注全會盛況,及時學習全會精神,熱議心得體會。
廣西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卞成林表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最鮮明的旗幟。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共推出3000多項改革方案,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和歷史擔當。學校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綜合改革,不斷提升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廣西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韋仕珍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釋放“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這一信號。偉大改革開放精神這一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正是我們緊扣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力量。學校將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強大力量,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發揮好學科建設的龍頭作用,堅持“四個面向”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激發教師隊伍內生動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卓越人才,提升國際辦學水平,加快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現代化綜合大學建設步伐,以教育高質量發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發展規劃處處長陳媛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入分析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科學謀劃了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總體部署。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高等教育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龍頭,作為高校教師,我們有信心、有干勁、有能力結合工作實際學習好貫徹好全會精神;作為學校發展規劃部門,我們將全面系統總結評估“十四五”規劃落實情況,提前謀劃“十五五”規劃的編制工作,以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深入推進學校綜合改革。
教務處處長劉銀妹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讓我深刻感受到國家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未來發展的戰略布局和堅定決心。會議強調了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要性,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明確方向。會議強調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國家發展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強學科建設等重要舉措。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深受鼓舞。這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激勵我們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培養更多創新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材料與環境學院黨委書記馬志偉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擘畫藍圖具有重要深遠意義。作為一名高?;鶎狱h務干部,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要團結帶領全院師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切實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強化改革創新意識,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源源不斷輸送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強國事業、民族復興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文學院研究生第二黨支部書記黃玲教授表示,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對全會提出的“堅持守正創新”感受深刻。作為教學科研人員,要在思想上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順應新時代新征程新要求,通過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實踐發展相適應;要堅持問題導向,通過扎實調查、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充分挖掘、闡釋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達成文明互鑒,多樣共生,攜手應對人類的困境與危機,共同致力于人類命運共同體與生命共同體的實現。
化學化工學院輔導員常聰表示,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全會的召開令我備受鼓舞,又深感責任重大,我將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把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把講好故事背后蘊含的思想與引領青年思想、服務青年成長實際結合起來,將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探索科研育人、實踐育人、學風育人等新路徑,努力培養能夠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貢獻的光和熱。
傳媒學院2021級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姚銘表示,全會的召開讓我倍感振奮,我將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牢記總書記對民大學子的殷殷囑托,志存高遠,敏于求學,學有所成,鍛煉成才,在學習上狠下功夫,在八桂大地這片培育我們的熱土上扎根,拓寬國際視野,發揮專業特長,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青春力量。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22級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鄧思馨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需要每一個中國人腳踏實地的奮斗。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該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樹立遠大理想,堅定信念,勇擔歷史使命,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水平,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奉獻意識,積極投身到改革創新的偉大實踐中,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不懈奮斗。(初審:榮子卿 復審:張宏宇 終審:王文娟)